尘封旧址:
江南某废弃民国邮局因城市改造面临拆除,文物修复师苏棠受邀勘察时,发现1937年未启封的“死信箱”。箱内百余封信件中,一封褪色信笺写着:“致阿沅,明日战火将至,勿等。”
午夜异象:
苏棠留守测绘当夜,二楼档案室老式挂钟停摆于凌晨2:17,打字机突然自动敲击出“沅”字,窗外飘来茉莉香(该季节无花)。次日检查发现,档案柜深处藏着未登记的“1937特快邮单”,收件地址竟是邮局现址。
时空拼图:
查阅县志发现,1937年女邮差林沅因运送绝密信件遇袭,临终前将信件锁入保险柜。苏棠按邮单线索在旧墙缝中找到铁盒,内含泛黄照片:穿旗袍的林沅与穿中山装的年轻军官并肩而立,背景正是邮局前身。
遗憾闭环:
苏棠将信件送至照片中军官后人手中,方知其祖父战后终身未娶,书房抽屉里锁着同款茉莉香囊。更惊人的是,苏棠修复的民国邮戳日期(1937.11.12)与她出生日期完全一致,而“沅”字恰是她母亲的乳名。
情感落点:
以“未寄出的信”隐喻历史遗憾,通过文物修复师与历史时空的隐秘联结,探讨战争创伤与情感救赎,结局处茉莉香囊与邮戳日期的呼应,赋予故事宿命般的温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