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怪谈笔记

我们只看到了宇宙的5%,剩下的95%究竟是什么?

2025-07-21

在浩瀚宇宙中,人类肉眼可见的恒星、行星、星系等普通物质,仅占宇宙总质能的 5%。如同冰山一角,剩余 95% 的宇宙组成,被暗物质与暗能量这两种神秘力量主宰,它们无形无相,却决定着星系的聚散与宇宙的命运。

2023年7月发射的欧几里得望远镜,虽然不直接捕捉暗物质与暗能量,但是会通过它们作用于可见物质的 “痕迹” 展开研究,暗物质如 “宇宙胶水”,凭借引力维系星系结构,暗能量则似 “宇宙推手”,驱动星系加速远离,两种力量的角力,塑造了星系的分布、形状与演化轨迹。

虽然截至目前,欧几里得仅完成1%的观测任务,但是它绘制的宇宙地图已经立大功了,其中英仙座星系团的影像尤为关键,这个距地球2.4亿光年的庞然大物,包含 1000 个星系及10万个背景星系,其可见物质质量无法支撑引力束缚,暗物质的 “胶水” 作用在此得以印证。

2023年9月,欧几里得捕捉到罕见的爱因斯坦环,距离地球 5.9 亿光年的 NGC 6505 星系,凭借引力将 44.2 亿光年外星系的光线扭曲成完美环状,这种强引力透镜效应,印证了大质量物体扭曲时空的特性,成为研究暗物质分布的关键工具。

截至目前,科学家已通过欧几里得数据发现 500 个新引力透镜案例,预计 2030 年任务结束时,这一数字将超10万,为现有数据的 100 倍。

科学家认为,暗能量在宇宙 96 亿岁时(约当前年龄 70%)达到强度峰值,此后影响力减弱10%,这意味着宇宙膨胀虽仍在加速,但暗能量正 “松开油门”,若其持续减弱并转为负力量,宇宙可能从膨胀转为收缩,最终以 “大挤压”(大爆炸镜像)终结,而非预期的 “大冻结”。

在追溯未来的同时,科学家亦在解码宇宙起源,智利阿塔卡马望远镜捕捉到宇宙38万岁时的影像,这是大爆炸后等离子体消散、宇宙首次透明的阶段,画面中氢氦云团密布,成为恒星与星系的 “建筑材料”,其信号穿越 130 亿年抵达地球,堪称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缕光。

未来随着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功率不断加强,也许物理学家能在地球上复现宇宙大爆炸时的能量水平,但是还有一种可能,地球有可能会因为粒子对撞的能量产生黑洞,从而被黑洞撕碎吞噬,虽然物理学家们一再保证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,但这只是因为目前的技术不够发达而已。

如果未来环绕地球赤道建造对撞机的话,完全能产生媲美宇宙大爆炸的能量密度,到时候不论是微型黑洞还是真空衰变,都不是人类文明能承受的,所以最理想的对撞机建造场所,应该是远离地球且遍地都是材料的小行星带,真空环境也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没有其他粒子干扰实验结果。

最新文章

外表极其怪异,焊缝长达1300公里,土卫八是一艘废弃飞船?

未解之谜

 

阅读16116

宇宙80%是虚空,当星系被膨胀吞噬,人类可能永远找不到外星人

科学探索

 

阅读13650

地球在宇宙中连尘埃都不如,最大的黑洞,能装下32个太阳系

科学探索

 

阅读15592

地球磁场强度已下降10%,未来可能“地磁倒转”,后果不堪设想

科学探索

 

阅读16577

既然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,为啥彗星撞击木星,却不能直接穿过去?

未解之谜

 

阅读18447

冀ICP备2022013768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