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怪谈笔记

血月非凶兆:2025 年红月奇观的科学密码​

2025-10-24
“血月现,灾祸至” 的古老传言,让 2025 年 9 月 8 日凌晨的月全食奇观蒙上神秘色彩。这场我国大部分地区可全程观测的天文盛宴,核心阶段将持续 1 小时 22 分,月球会化作诱人的暗红色。但在天文学家眼中,血月绝非不祥之兆,而是地球、月球与太阳共同演绎的光学魔术,其红色密码藏在大气与光线的互动之中。
血月的本质,是 “特殊阳光” 照射月球的结果。月球本身不发光,我们看到的月光实为太阳光线的反射。当月球、地球、太阳三者连成直线,地球位于中间挡住直射月光时,月全食便会发生。此时月球并未消失,反而被红光笼罩,关键就在于地球大气层的 “过滤” 作用。
这一过程离不开 “瑞利散射” 原理 —— 太阳光中的蓝、紫等短波光线易被大气分子散射(正如白天天空呈蓝色),而红、橙等长波光线穿透力更强。这些红光经地球边缘大气折射后,精准投射到月球表面,再反射回地球,便让月球染上暗红色调。大气状况还会影响红色深浅:若观测区域天空晴朗、尘埃较少,月面会呈现鲜艳的铜红色;若大气中云量或污染物较多,红光被进一步吸收,月球则会偏暗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5 年这场血月是我国时隔三年的 “福利天象”。其全过程分为七个阶段:9 月 7 日 23 时 28 分半影食始,月球亮度细微变化难以察觉;8 日 00 时 27 分初亏,月面开始出现缺口;01 时 31 分进入食既阶段,血月正式登场;02 时 12 分食甚时刻,月球达到最圆最红的巅峰状态;直至 03 时 56 分复圆,月球才逐渐恢复银白本色。错过此次观测,下一次我国可见的全程月全食需等到 2028 年底。
古人对血月的恐惧源于认知局限,曾将其与 “天狗食月” 等传说绑定,甚至视为战乱、灾荒的预兆。但现代天文学早已证实,血月的发生遵循严格的天体运动规律:需满足月球运行至 “望”(农历十五前后),且太阳、月球位于黄白交点附近,三者近似成线。天文学家更能通过观测血月研究大气成分、测量月表温度,甚至发现月面附近的暗星。
当晚风拂过夜空,暗红色的月球悬于天际,这不是宇宙的警示,而是光与大气共舞的浪漫。2025 年的血月奇观,终将成为打破古老谣言、展现科学之美的生动注脚。

最新文章

雷暴中诞生的神秘访客​

未解之谜

 

阅读10431

万米深海钢瓶取水:捞上岸后瓶内仍存高压吗?​

科学探索

 

阅读15144

从 “可怕的蜥蜴” 到羽衣猎手:恐龙形象的百年反转​

科学探索

 

阅读19842

极端天气频繁,人类有能力应对吗?

科学探索

 

阅读18233

盛夏离太阳更远为何更热?揭开气温背后的科学奥秘​

科学探索

 

阅读15745

冀ICP备2022013768号-2